幻灯四
幻灯三
幻灯二
幻灯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公开指南 > 投资项目 >
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接挑战、攻坚克难,以“抓项目,促转型,助推标准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践行标准化工作“正方圆、齐万物、和天下”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在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主动加强疫情防控,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新进展,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山西标院”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现了“山西标院”精神和担当。

打基础 利长远

2016年,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迎来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2016年9月份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把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先后成立工业和农业标准化研究部、社会管理和服务业标准化研究部、标准化评估(咨询)服务研究部、标准信息应用研究部、编码应用服务研究部、编码技术服务研究部、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部和源数据工作室。内设机构的调整,激发了干部职工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热情,逐步形成了“给单位做事,为自己创业”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通过向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和山西省人社厅等部门汇报沟通,把院内的岗位设置进行了3次调整,使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正高、副高)、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的比例更加趋向符合发展,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起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激发了全院职工参与单位发展、共同推动标准化事业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这是做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

2016年以来,该院积极完善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持续强化制度建设,先后汇编《职工手册》《工作手册》《转型发展导则》《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政策制度汇编一、二》等资料,为单位发展夯实了制度保障。

此外,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还承担了山西省机关事务运行管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山西省政务服务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建了山西省标准化学术委员会。

近年来,不断完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建立党建活动室和科研活动室,开设了职工食堂,建立了文化长廊,文化气息进一步浓厚,为全院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

截至目前,全院各项基础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物品编码工作成绩显著,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在不断充实完善。

借东风 夯实力

201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山西、江苏、山东、广东4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8年5月18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发布《山西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借此东风,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初步建设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室,打造起涵盖物联网系统演示、检验检测、物流标准化推广应用、标准化研究、标准化人才培训的公共服务和标准创新平台;

——建设源数据服务工作室,为企业提供商品实物的标准化拍摄、测量、包装信息采集和整理、加工与共享服务,协助企业快速实现低成本商品上架;

——不断加大与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合作力度,与太原市市场监管局、高平市政府及运城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签订协议深化战略合作,服务全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截至目前,该院已经与各相关厅局、地市政府或市场监管局、高等院校、兄弟院所和重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余份。

——将《大众标准化》杂志再次改版,改为半月刊,重点开设“标准化试点在山西”专栏,为标准化工作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目前,《大众标准化》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党建期刊总库等103家数据库编入,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图书馆等高端机构收录,为把杂志办成国家级期刊打下基础。

攻难点 增后劲

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化评估工作,既是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的职能和专业,又是全社会的工作。

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紧紧抓住山西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这一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顺势而为,攻坚克难,做标准化大文章,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化服务工作逐步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

——承担农业、社会管理、政务服务、文旅、卫生、交通物流等各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和地方标准制定工作;

——承担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迈开团体标准制定的第一步;

——承担国家及省内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工作;

——承担山西省地方标准备案、立项初审和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

——承担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监督评估及山西省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

——申报成为“中国标准化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理事单位”等。

据统计,全院参与制定标准共计60余项,涉及省政务服务中心、发改委、卫计委、商务厅、机关事务管理局、人社厅、工信厅等行业主管部门。

抗疫情 助复产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形势,该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紧急成立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和工作领导,认真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防严控工作方案》,倡议全院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配合社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加强疫情应急值守,每日梳理上报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动态,确保疫情防控时刻处于严防严控状态。

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优势,制定《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应对疫情服务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开设“疫情防控一网通”平台,整合疫情防控标准名录、标准时效认定、标准制修订、标准认定以及商品条码的在线注册、续展、源数据和信息产品发布链接办理等各项业务,在线一体办理。

与此同时,降低收费标准,主动对接企业,不断提高工作时效,对涉及疫情防控必需的相关企业启动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主动与17家消杀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电话联系,对接企业服务,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贡献力量。

抓关键 促发展

今年以来,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以“围绕一个中心、夯实两项基础、提升三个水平、拓展四项业务、做好五项工作”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推动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夯实标准化服务和人才队伍两项基础,提升物品编码、服务市场监管、参与标准制修订3个水平,拓展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业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业务、标准评估业务、物联网技术应用业务4项业务,做好强化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质量研究工作,做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商品条码数据分析以及WTO/TBT咨询通报工作,做好服务地市标准化工作,强化精神文明建设5项工作,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果,为引领和服务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以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为重点,与晋中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开展《机关事务管理局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与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开展《运城空港关公机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与省粮油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山西小杂粮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率先突破制定了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标准体系。

——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加强和完善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物流领域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大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标准化试点建设、阳曲县谷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山耳东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专业标准化技术服务。

——全面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面对疫情影响,始终坚持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及时开展各项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与省环境应急中心合作的《焦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地方标准制订工作;完成与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合作的《党政机关能耗定额》和《教育机构能耗定额》两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完成与万柏林区政府合作的《政务公开》等5项系列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与山西省局计量处合作的5项诚信计量标准、高平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合作的两项政务服地方标准、云时代“政务云”系列10项地方标准、穗华集团合作的4项地方标准、供销物流集团合作的两项地方标准等近30项地方标准,正在起草过程中。标准制修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努力创新标准化服务方式。承担山西省机关事务运行保障管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山西省政务服务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提升参与标准化工作的能力。配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完成470项山西省地方标准立项初审工作,承担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委托的“双随机、一公开”“企业标准领跑者”标准评价和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专业技术优势,推动山西省标准化工作发展。

抓党建 聚合力

近年来,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坚决把党的领导体现到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服务市场监管事业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推动思想再解放、创新再发力、转型再落实。

院领导班子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夯实“两个责任”,组织各部室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内法纪法规,把贯彻党内法规作为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坚持挺纪在前,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对于身边的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敢于及时制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职工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院领导班子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先立规矩后办事,修订完善了院《组织生活制度》《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省局委托事项报告制度》以及《“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业务工作流程,规范重要事项决策、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坚持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班子成员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集体决定的问题,每个班子成员都能自觉维护并坚决执行,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台,班子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项建设稳步向前。

作者:秦海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